专家告诉你,读对汉字要避开这些坑!
最近,一则大学校长在隆重的校庆场合读错字的新闻刷了屏,人们接着翻出历年很多重要人物读错字的糗事。按理说,汉字共有十万多,常用汉字也有一万多,一般人不可能全认识。
当遇到不熟悉的字时,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肯定是去记忆中搜寻类似的汉字,然后猜测着读出来。因此,我们常常会把“畸形(jīxínɡ)”读成“qíxíng”,“皈依(ɡuīyī)”读成“bǎnyī”,因为我们想到了“奇”“骑”“板”“版”。
“秀才看字念半边”,这是利用了汉字的形声规律,虽然有效但是却不尽然。形声是汉字造字的一种方式,《说文解字》中形声字占了82.3%。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,一个是形符,表示意义的类别;一个是声符,表示声音。但是事实上,声符的表音作用已经很弱了。例如:
河、何、坷、柯、珂、苛、呵、诃
虽然声符都是“可”,但是发音却不完全一样。所以,要读对一个字的音,要特别小心避开下面形声字的坑。
这是真正的“念半边”,厦大校长朱崇实当年就是掉进了这个坑中,“黉宫”中的“黉(hóng)”是一个生僻字,字中有“黄”,念成“huáng”也不令人意外了。
现在还是会有很多人读半边字,例如:
“马厩(mǎjiù)”读成“mǎjì”
“发酵(fājiào)”读成“fāxiào”
“戏谑(xìxuè)”读成“xìnüè”
“粳米(jīnɡmǐ)”读成“ɡènɡmǐ”
事实证明,这种读法进坑的概率还是很高的。
因为字中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,常常会误以为它们的发音也一样。
“鸿鹄”中的“鹄”以“告”为声符,“浩”“皓”“晧”都是读“hào”,而“郜”“锆”“诰”都是“gào”,只有“鹄”读成“hú”,如果从来没有学过,你会怎么读?林校长就是掉进了这个坑中。
有相同部件却有不同读音的字最有迷惑性,特别容易犯错:
“联袂(liánmèi)”读成 “liánjué”
“股肱(ɡǔɡōnɡ)”读成“gǔhóng”
“聒噪(ɡuōzào)”读成“guāzào”
“日晷(rìɡuǐ)”读成“rìjiù”
“入场券(rùchǎnɡquàn)”读成“rùchǎnɡjuàn”
“拈花惹草(niānhuā-rěcǎo)”读成“zhānhuā-rěcǎo”
你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,知道自己为什么进坑了吧?
同一个字有不同的发音,你读对了一个,可能却错在了另一个,如:
秘(mì)书——秘(bì)鲁
刹(shā)车——刹(chà)那
隽(juàn)永——隽(jùn)秀
纤(qiàn)夫——纤(xiān)维
服帖(fútiē)——字帖(zìtiè)
这种一字多音的问题经常出现在地名的读音上,中国有不少地名都有独特的读法,如果不了解,最容易进坑。比如“莘莘学子”中的“莘”读作“shēn”,可到了上海“莘庄”就读成“xīnzhuāng”,北上到了山东聊城的“莘县”,又读成了“shēn”。
下面这些地名,你读对了吗?
华(huà)山、蔚(yù)县、任(rén)县
这样一想,要想不读错字,需要避开很多坑。校长们也就是不小心进了坑,然而,我们能保证自己没有读错过?细思极恐,也许我们只是缺少那样一个场合,让大家都关注到罢了。
说到这儿,想起中考、高考语文必考的拼音题了,考的都是易读错的字,确实太有必要了。为了避免读错字,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及时查阅工具书,不然哪天再遇到读错就尴尬了。
作者丨陈颖,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,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研究。
本文由《微课中文》公众号推荐,创办人为北京师范大学张会专家,主要讲授汉字与语法等。
汆丸子 胴体 果脯 溃脓 酩酊
睥睨 骠勇 藤蔓 骨髓 一塌糊涂
将答案写在留言区,全部正确者(按留言时间取前3名)将免费参加第4期木铎沙龙。